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组织机构

工信和科技局

2024-12-01
【字体:


一、单位简介

襄汾县工信和科技局是县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为正科级,加挂襄汾县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牌子。

二、主要职能

县工信和科技局负责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科技创新工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科技创新工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创新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提出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贯彻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工业和信息化有关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研究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拟定行业技术规范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

(四)监测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进行预测预警,协调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负责工业经济运行中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协调。开展重要工业运行要素的保障协调。组织推进工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工作。

(五)提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 (含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负责工业和信息化财政性资金安排使用工作。负责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并组织实施。统筹推进全县新型工业化重大项目。负责全县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园区、信息产业园区的宏观指导、规划发展和组织协调工作。

(六)拟订高新技术产业中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产业等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先进适用技术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组织实施全县有关国家、省、市科技重大专项,推进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七)负责培育发展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担全县新材料、原材料、装备制造、化学工业、消费品和电子信息等行业管理和产业促进工作,承办《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有关事务。

(八)综合分析工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县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促进政策。参与拟订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及工业能源节约规划,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负责全县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工作。

(九)推进工业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提高行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负责建立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统筹推进服务企业工作。

(十)负责统筹推进全县工业领域信息化发展和信息安全,协调工业领域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推动电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指导推进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制造和应用。承担工业和信息化应急管理有关工作。负责紧急状态下重要物资生产组织工作。指导工业和信息化相关行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十一)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经济技术对外交流合作工作。

(十二)承担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贯彻执行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在全市的实施,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拟订并组织实施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监测分析发展动态,推动建立完善服务体系,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十三)根据县人民政府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对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行监督,对重大投资进行审核。

(十四)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战略性调整。指导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对未授权的国有企业改革进行指导。

(十五)通过法定程序对监管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经营业绩进行奖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制度。

(十六)承担监督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通过统计、稽核对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拟订考核标准,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

(十七)制定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章制度。指导国有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对乡(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十八) 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收入分配政策和指导意见,指导监督监管企业落实工资分配政策。

(十七)拟订全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针以及科技发展、引进省外、国外智力的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十八)统筹推进县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会同有关部门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承担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相关工作,推进县重大(重点)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

(十九)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管理县科技计划并监督实施。  

(二十)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技术发展需求分析。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工作。 

(二十一)牵头全县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拟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措施并监督实施。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 

(二十二)统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区域创新发展、协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二十三)指导科技评价机制改革,统筹科研诚信建设,组织实施创新调查和科技报告制度,指导科技保密工作。

(二十四)拟订科技对外交往与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科技人才交流,指导我县相关部门对外科技合作与科技人才交流工作。 

(二十五)负责引进省外、国外智力工作,拟订县重点引进外国专家总体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外国专家、团队吸引集聚机制和重点外国专家联系服务机制,拟订出国(境)培训总体规划、政策和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 

(二十六)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政策,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组织实施科技人才计划,推动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拟订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规划、政策。

(二十七)负责科学技术奖的推荐工作。

(二十八)负责本系统企业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宣传和创建精神文明单位工作。

(二十九)职能转变。加强和改善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管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的引导和约束作用。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供改和综改相结合,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形成有利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提升服务企业效能,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实施制造强县、网络强县战略,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转型发展。

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科学实施国有资本监管,以提高国资监管效能、激发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不断优化监管方式,明晰权责边界。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发挥大数据监管作用,强化风险管控、资本运营和审计监督,促进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优化创新和转型升级。围绕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加快实现以管资产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围绕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优化、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加强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减少微观管理和具体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科研诚信建设,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深入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减少科技计划项目重复、分散、封闭、低效和资源配置“碎片化”现象,进一步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统筹县内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引进国外科技智力工作。

(三十)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内设机构

1.办公室

2.发展服务股

3.投资规划股

4.国有资产监管股

5.科技发展与管理股

办公地址:襄汾县府前街10号

联系电话:0357--3620688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08:00-12:00,14:00-18:00

主要负责人姓名:田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襄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10292号 网站标识码:1410230002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襄汾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2302141025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