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襄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10292号 网站标识码:1410230002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襄汾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襄政发〔2019〕4号
襄汾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襄汾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规划实施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襄汾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规划实施方案(2019-2022年)》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襄汾县人民政府
2019年7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襄汾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规划
实施方案(2019-2022年)
为切实加强乡村两级学校建设统筹规划,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全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27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办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若干意见》(晋政办发〔2016〕158号)、《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制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的通知》(晋教基〔2019〕351号)和《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临政办发〔2017〕9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文件精神,到2022年,基本补齐乡村学校短板,基本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学校布局更加合理,经费投入更加充足,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育质量明显上升,乡村学生能够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就近入学、科学合理的原则。坚持农村学校布局“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又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每个乡镇原则上至少保留1所小规模学校或寄宿制学校,就近走读上学路途一般不超过40分钟。
(二)坚持规范程序、先建后撤的原则。对于涉及到小规模撤并的,政府按照“科学评估、应留必留、先建后撤、积极稳妥”的原则从严掌握。对已撤并的小规模学校,由于当地生源增加等原因确有必要恢复办学的,要按程序恢复。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坚决防止因学校布局不合理导致学生上学困难而辍学问题发生。
(三)坚持统筹兼顾、注重质量的原则。要从“留人、育人”的目标出发,摸清学校底数,对照学校标准,确定建设项目,制定实施计划,落实建设资金。对于小规模学校,一定要保障信息化、音体美设施设备和教学仪器、图书配备,设置必须的功能室,高标准改善生活和卫生环境。对寄宿制学校,必须保障基本教育教学条件,进一步提升食堂、饮用水、厕所、浴室等基本生活条件,积极完善开展共青团、少先队活动所必需的场地与设施。办好一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四)坚持以县为主,多方联动的原则。布局规划的制订和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实施以县政府为主健全政府统筹,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乡镇、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认真组织实施。
三、规划内容
(一)整体现状
目前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99所。其中公办小学81所(包括教学点22个),民办小学4所;农村公办初中4所、民办初中1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学生23749人,其中初中7709人、小学16040人。
(二)规划思路
发挥中心学校统筹作用,积极推进乡(镇)中心学校和同乡镇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协同式发展、综合性考评,实行中心学校校长负责制。将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教师作为同一学校教师“一并定岗、统筹使用、轮流任教”。
(三)规划目标
撤销8所空壳学校:襄汾县汾城镇东关小学校、襄汾县南贾镇双星教学点、襄汾县南辛店乡四联教学点、襄汾县邓庄镇张礼教学点、襄汾县汾城镇吴兴庄教学点、襄汾县古城镇常村教学点、襄汾县南辛店乡北许教学点、襄汾县襄陵镇胡村教学点。
增加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襄汾县邓庄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由襄汾县邓庄镇邓庄初级中学校和襄汾县邓庄镇下西梁小学校合并)、襄汾县陶寺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由襄汾县陶寺乡陶寺初级中学校、襄汾县陶寺乡陶寺小学校、襄汾县陶寺乡安李小学校、襄汾县陶寺乡张再小学校合并)、襄汾县古城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由襄汾县古城镇古城初级中学校和襄汾县古城镇京安小学校合并)。
调整后,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86所,其中公办小学68所(包括教学点17个),民办小学4所;农村公办初中1所、民办初中1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顺利完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成立襄汾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专项规划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教科局,负责日常工作。各部门要明确责任,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扎实推进。
(二)确保资金投入。县财政、教育部门合理测算资金需求,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二是争取国家和省级中小学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同时,大力推动教育经费投入向“两类学校”倾斜,落实好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和对乡镇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政策,并严禁城镇中小学挤占小规模学校经费。
(三)加快“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要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切实解决教师结构超缺编问题,推动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坚决调整农村小规模学校和空壳学校富余教师。严把教师选聘入口关,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考查。坚决落实教育部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划清师德“红线”和“底线”。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四)切实完善乡村支教制度。广泛开展城乡学校对口帮扶活动,努力实现每一所乡村学校都有城区学校对口帮扶。利用“三通两平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在线教育资源,采用更加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加强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促进“两类学校”师生与优质学校师生共同在线上课,同步教研和在线答疑等。进一步加强特色学校建设,以特色文化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就近即就优”的教育目标。
(五)加强宣传,舆论先行。调整中小学校布局,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舆论先行,讲清道理。各乡(镇)政府要加大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附件:1.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原布局名单
2.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规划名单
附件1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原布局名单
(共99所)
新城镇(7所):襄汾县新城镇陈郭小学校、襄汾县新城镇闫店小学校、襄汾县新城镇赵曲小学校、襄汾县新城镇夏梁小学校、襄汾县新城镇伯玉教学点、襄汾县新城镇城南教学点、襄汾县新城镇惠祥学校(民办九年一贯)
赵康镇(7所):襄汾县赵康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襄汾县赵康康杰学校(民办九年一贯)、襄汾县赵康镇北王小学校、襄汾县赵康镇史威小学校、襄汾县赵康镇北柴小学校、襄汾县赵康镇世昌学校(民办小学)、襄汾县赵康镇赵康教学点
汾城镇(11所):襄汾县汾城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襄汾县汾城镇汾城小学校、襄汾县汾城镇北膏腴小学校、襄汾县汾城镇东关小学校、襄汾县汾城镇南膏腴小学校、襄汾县汾城镇贾岗小学校、襄汾县汾城镇南贾岗小学校、襄汾县汾城镇三公小学校、襄汾县汾城镇尉村小学校、襄汾县汾城镇中黄小学校、襄汾县汾城镇吴兴庄教学点
南贾镇(7所):襄汾县南贾镇新星学校(民办九年一贯)、襄汾县南贾镇南贾小学校、襄汾县南贾镇上鲁小学校、襄汾县南贾镇东牛小学校、襄汾县南贾镇双星教学点、襄汾县南贾镇荀董教学点、襄汾县南贾镇连村教学点
古城镇(14所):襄汾县古城镇古城初级中学校、古城镇兴华初中(民办)、襄汾县古城镇贾朱小学校、襄汾县古城镇安平小学校、襄汾县古城镇东街小学校、襄汾县古城镇南街小学校、襄汾县古城镇姚村小学校、襄汾县古城镇相李小学校、襄汾县古城镇京安小学校、襄汾县古城镇兴华小学(民办)、襄汾县古城镇盘道教学点、襄汾县古城镇关村教学点、襄汾县古城镇常村教学点、襄汾县古城镇西王教学点
襄陵镇(14所):襄汾县襄陵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襄汾县襄陵镇李村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西街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齐村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太柴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黄崖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南街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浪泉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东柴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北街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中兴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德华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胡村教学点、襄汾县襄陵镇李村教学点
邓庄镇(9所):襄汾县邓庄镇邓庄初级中学校、襄汾县邓庄镇邓庄小学校、襄汾县邓庄镇南梁小学校、襄汾县邓庄镇下西梁小学校、襄汾县邓庄镇贾庄小学校、襄汾县邓庄镇辛建教学点、襄汾县邓庄镇张礼教学点、襄汾县邓庄镇鄢里教学点、襄汾县邓庄镇东邓教学点
陶寺乡(4所):襄汾县陶寺乡陶寺初级中学校、襄汾县陶寺乡陶寺小学校、襄汾县陶寺乡安李小学校、襄汾县陶寺乡张再小学校
永固乡(7所):襄汾县永固乡永固初级中学校、襄汾县永固乡南董小学校、襄汾县永固乡家村小学校、襄汾县永固乡北众小学校、襄汾县永固乡永固小学校、襄汾县永固乡西吉小学校、襄汾县永固乡博远小学(民办)
景毛乡(3所):襄汾县景毛乡景毛小学校、襄汾县景毛乡堡吉教学点、襄汾县景毛乡北李教学点
西贾乡(5所):襄汾县西贾乡育才学校(民办九年一贯)、襄汾县西贾乡东毛小学校、襄汾县西贾乡西毛小学校、襄汾县西贾乡德才学校(民办小学)、襄汾县西贾乡西贾教学点
南辛店乡(8所):襄汾县南辛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襄汾县南辛店乡文臣小学校、襄汾县南辛店乡贾罕小学校、襄汾县南辛店乡西徐小学校、襄汾县南辛店乡北许小学校、襄汾县南辛店乡无姨小学校、襄汾县南辛店乡四联教学点、襄汾县南辛店乡北关教学点
大邓乡(3所):襄汾县大邓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襄汾县大邓乡大邓小学校、襄汾县大邓乡土地殿小学校
附件2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规划名单
(共86所)
新城镇(7所):襄汾县新城镇陈郭小学校、襄汾县新城镇闫店小学校、襄汾县新城镇赵曲小学校、襄汾县新城镇夏梁小学校、襄汾县新城镇伯玉教学点、襄汾县新城镇城南教学点、襄汾县新城镇惠祥学校(民办九年一贯)
赵康镇(7所):襄汾县赵康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襄汾县赵康康杰学校(民办九年一贯)、襄汾县赵康镇北王小学校、襄汾县赵康镇史威小学校、襄汾县赵康镇北柴小学校、襄汾县赵康镇世昌学校(民办小学)、襄汾县赵康镇赵康教学点
汾城镇(9所):襄汾县汾城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襄汾县汾城镇汾城小学校、襄汾县汾城镇北膏腴小学校、襄汾县汾城镇南膏腴小学校、襄汾县汾城镇贾岗小学校、襄汾县汾城镇南贾岗小学校、襄汾县汾城镇三公小学校、襄汾县汾城镇尉村小学校、襄汾县汾城镇中黄小学校
南贾镇(6所):襄汾县南贾镇新星学校(民办九年一贯)、襄汾县南贾镇南贾小学校、襄汾县南贾镇上鲁小学校、襄汾县南贾镇东牛小学校、襄汾县南贾镇荀董教学点、襄汾县南贾镇连村教学点
古城镇(13所):襄汾县古城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古城镇兴华初中(民办)、襄汾县古城镇贾朱小学校、襄汾县古城镇安平小学校、襄汾县古城镇东街小学校、襄汾县古城镇南街小学校、襄汾县古城镇姚村小学校、襄汾县古城镇相李小学校、襄汾县古城镇兴华小学(民办)、襄汾县古城镇盘道教学点、襄汾县古城镇常村教学点、襄汾县古城镇关村教学点、襄汾县古城镇西王教学点、
襄陵镇(13所):襄汾县襄陵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襄汾县襄陵镇李村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西街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齐村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太柴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黄崖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南街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浪泉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东柴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北街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中兴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德华小学校、襄汾县襄陵镇李村教学点
邓庄镇(7所):襄汾县邓庄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襄汾县邓庄镇邓庄小学校、襄汾县邓庄镇南梁小学校、襄汾县邓庄镇贾庄小学校、襄汾县邓庄镇辛建教学点、襄汾县邓庄镇鄢里教学点、襄汾县邓庄镇东邓教学点
陶寺乡(1所):襄汾县陶寺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永固乡(7所):襄汾县永固乡永固初级中学校、襄汾县永固乡南董小学校、襄汾县永固乡家村小学校、襄汾县永固乡北众小学校、襄汾县永固乡永固小学校、襄汾县永固乡西吉小学校、襄汾县永固乡博远小学(民办)
景毛乡(3所):襄汾县景毛乡景毛小学校、襄汾县景毛乡堡吉教学点、襄汾县景毛乡北李教学点
西贾乡(5所):襄汾县西贾乡育才学校(民办九年一贯)、襄汾县西贾乡东毛小学校、襄汾县西贾乡西毛小学校、襄汾县西贾乡德才学校(民办小学)、襄汾县西贾乡西贾教学点
南辛店乡(6所):襄汾县南辛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襄汾县南辛店乡文臣小学校、襄汾县南辛店乡贾罕小学校、襄汾县南辛店乡西徐小学校、襄汾县南辛店乡无姨小学校、襄汾县南辛店乡北关教学点
大邓乡(2所):襄汾县大邓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襄汾县大邓乡土地殿小学校
抄送: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县法院,县检察院,
人民团体,新闻单位。
襄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7月31日印发
共印35份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襄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10292号 网站标识码:1410230002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襄汾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