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5月20日在襄汾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2022-09-01
【字体:

  襄汾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13)

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5月20日在襄汾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襄汾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李学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7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7年,是我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和环保“流域限批”的巨大压力,面对整治劳动用工和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艰巨任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打胜四个硬仗,全力抓好五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6.5亿元,同比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37亿元,同比增长2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49.8亿元,同比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95亿元,同比增长21.5%;财政总收入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3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00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64元,同比增长15.6%。我县继续位居全市、全省和中部六省县、市、区前列,跻身环渤海地区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二)现代农业框架初步形成。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总产达到2.89亿公斤。特色农业稳步发展,蔬菜面积达到15万亩,红薯面积达到12万亩,三樱椒面积达到10万亩,中药材面积达到6万亩,枣树保有量超过3000万株。规模养殖进程加快,累计建成养殖小区32个、各类养殖场1200个。沼气工程进展顺利,建成了两个180立方、1个360立方集中供气站和5900户沼气池。15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2个重点推进村的“四化四改”和“六个一”工程全部完成,景毛乡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成效明显,实现了种—养—沼—菜循环,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崭新亮点。

  (三)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抢抓机遇,狠抓落实。鸿达、侯临、星原等7座炼铁高炉和顺泰一期焦化项目投入生产,建滔甲醇一期工程、鸿达新型干法水泥、星原铁路专运线、汇基锌业集团稀有金属回收等项目相继竣工。“中博会”、“珠洽会”、“煤博会”引进项目26个,签约金额87亿元,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2007年全县税收超千万元企业达到17户,其中,超亿元企业4户。

  (四)环境污染整治力度空前。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工程”,狠抓节能减排,大打环境整治攻坚战,取缔114家高能耗、重污染企业。“流域限批”期间,强制关闭94家企业,提前淘汰80万吨焦炭、180万吨生铁、800万吨洗煤、80万吨精矿粉、7万吨再生纸、10万吨化工产品的落后产能。投入6亿元,配套建设污水处理、消烟除尘、防风抑尘、脱硫等防污治污设施,全年共削减SO2排放量3600吨、COD排放量460吨,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突破180天。

  (五)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县城扩张步伐加快,重点工程如期推进。桥西街拓宽改造工程竣工通车,河西商贸城完成装修,丁陶大剧院即将交付使用,县城污水处理厂加紧施工,山西省中小企业培训基地(丁陶大酒店)主体工程过半。亮化了高速路连接线,维修了县城主干街道,更新了公交车辆,改造了供水系统。新增集中供气1300户,增加集中供热面积2万平方米。

  (六)造林绿化工程快速推进。实行林地返租补偿、专业工程队栽植、专职护林员管护、以奖代补等造林绿化新机制,投资投劳1.5亿元,完成1.8万亩通道绿化、1.82万亩村庄绿化、6500亩荒山绿化、8600亩企业和学校绿化、4500亩环县城绿化、300亩城镇绿化任务,栽植乔、灌、花木1350余万株。通道宽林带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东岭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城区绿化面积新增115万平方米,生态园林县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我县被授予“全省造林绿化优秀县”和“全国绿色小康县”称号。

  (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迈出新步。投资760万元,建成南董、北王、东牛等11所寄宿制小学;投入690万元,落实“两免一补”政策;高考本科达线526人,再创历史新高。文化旅游事业加快发展。完成了汾城城隍庙、文庙部分修缮和陶寺遗址保护勘测规划,举办了全省文化工作暨新农村文化建设观摩会和全市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大型宣传活动,传统文化陶寺天塔狮舞荣获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北狮表演金奖。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就业岗位4500个,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五大保险参保人数突破8万人,保险费征缴达到1.07亿元。医疗卫生事业健康运行。41.7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5万人参加城市居民合作医疗,全年支付医药费补偿款2300万元;建立大病医疗互助基金,近7000名职工加入互助体系。民政工作稳步推进。3812户城市贫困户、5012户农村贫困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689户五保户得到及时救助。安全生产继续加强。加大对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冶金等行业的监管力度,从严查处车辆超限超载行为,全面开展对交通道路、宾馆超市、中小学校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年未发生大的安全事故。

  (八)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县政府主动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38件,政协委员提案52件,做到了事事有交待,件件有落实。优化政务环境,简化审批程序,加强效能监察,开展行政复议、案卷评查和执法检查,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积极推进“五五”普法和综合治理“双基”工程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妥善处理重点信访案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襄汾、平安襄汾、和谐襄汾”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人事、审计、计生、物价、科技、广电、档案、气象、县志、地震、老龄、妇女儿童、民兵预备役、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也都有了新的发展。

  各位代表,2007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跨越的一年,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的一年。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咬定目标不放松,矢志不渝求发展,始终保持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了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昂扬斗志;始终保持了奋发有为、勇于争先的精神风貌,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一年来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广大干部群众,向为改革发展献计献策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襄汾建设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我们有付出有成绩,发展形势喜人;但也有不足有差距,不容盲目乐观。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已经展露和显现。

  ——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不协调、不合理,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依次为6.9∶73.86∶19.24。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份额过重,第三产业先天不足,特别是旅游、物流、餐饮、娱乐等产业发展尤为滞后,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任重道远。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偏小,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带动能力不强。随着近期物价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工业经济多元支撑的格局尚未形成。以焦铁钢为主导的支柱产业占到经济总量的85%以上。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万元GDP耗能5.5吨标煤,综合污染指数和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在全市排名靠后。推进节能减排、治理环境污染的任务异常艰巨。

  ——城市建设严重滞后。基础设施不健全,城市功能不完善,历史欠账较多,“脏乱差堵”的问题突出,有悖于平川大县的形象,与“宜居宜业”的要求差距很大。

  ——可用财力增长缓慢。虽然财政收入总量增长较快,但一般预算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较低,用于地方社会事业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2007年我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只有4.4亿元,不足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财政保障能力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

  ——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一些公职人员工作状态萎靡,工作作风漂浮,工作效率低下,自由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社会稳定形势不容乐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受利益调整等方面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信访、群访、缠访,赴市、赴省、赴京上访时有发生。

  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敢于直面现实,理性分析对待,勇于破解难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改革的方法和创新的精神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8年政府工作目标任务

  2008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好字优先的方针,按照县委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一举四爱”主题活动和实施“创业在襄汾”工程的总体部署,竭力破解环境保护、工业调产、城市建设“三大难题”,奋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和谐社会构建“三大跨越”,着力推进民主法制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自身建设“三大工程”,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生殷实、环境优美的新襄汾。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1、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2、财政收入完成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00元,比上年增长8%;

  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70元,比上年增长8%;

  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6.6%;

  7、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在上年基础上削减4%以上,SO2排放量削减到2010年的目标要求;

  8、全县植树造林3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2%;

  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10、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上述目标,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准确把握县情的基础上,结合上级考核指标提出的,这是一个稳中求好、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目标。全县上下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齐心协力,狠抓落实,确保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破解三大难题

  环境污染较重、工业结构单一、城市建设滞后,是影响和制约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瓶颈”,是亟待解决的三大难题,事关当前、事关长远、事关全局。必须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竭力破解。

  (一)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全力破解环境保护难题。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就是促进发展,保护生产力。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一些企业和项目环保手续不健全,设施不完善,运行不正常,对城乡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今年以来,综合污染指数居高不下,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增长缓慢。破解治理难题,必须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落实。当然,讲环境治理绝不是停滞工业企业发展,扼制企业家的积极性,而是要通过治理,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进一步调动企业家加快发展的更大热情,轻装上阵,做大做强企业,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实施环境总量控制工程。认真落实国家环保部对我县“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环评的批复意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按照产业政策和全县总体发展要求,对焦化、冶炼、建材等行业实行资源整合,取缔关停土小,淘汰关闭落后,控制产能总量。坚决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实行环保第一审批和一票否决制,对未办理环保手续或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新上项目,不立项、不发证、不供电、不批地、不贷款,从源头上杜绝新的污染源产生。现有企业环保手续不完善的,限期补办,做到合法生产,否则依法关闭。坚决纠正“不买票就上车”、“先上车后买票”的做法,遏制未批先建、少批多建、边批边建,规范环境管理秩序。严格遵循县政府制定的分行业规划,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推进循环经济,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项目。

  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6月底前,对普通立窑、直径2.2米以下机立窑、直径1.83米以下磨机的水泥生产企业、跳汰机面积6平米以下未执行环评的洗煤企业实施关闭。10月底前,对八类焦化企业予以淘汰关闭。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手续齐备的企业要严格按照环评批复要求,落实环保资金,配套环保设施,按时通过验收。到今年年底,所有重点工业企业必须完成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实现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凡不能达标的企业一律关闭。分行业讲,6月底前,焦化企业要完善消烟除尘、污水处理、脱硫蒸氨、防风抑尘等设施;化工企业实现废水达标排放;1万吨以下的再生造纸企业,实现废水零排放;保留的洗煤企业安装防风抑尘设施,实现废水闭路循环;建材企业完成窑顶、磨机、烘干、破碎等工序烟粉尘治理,实现全面达标。9月底前,冶炼企业,要完善烧结机烟气脱硫除尘设施,确保正常运行。所有企业要加强现场管理,推行清洁生产,要有专门的洒水车辆和清洁队伍,每天定时洒水抑尘,清扫厂区内外。要见缝插绿,养花种草,高标准栽植树木,栽大树、栽风景树,增加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园林式企业。

  实施企业监控监管工程。加大执法力度,强化企业环境监管,对死灰复燃的土小企业,发现一处,取缔一处;对未批先建的违法项目,停止供电,拆除设施;对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就投入生产的企业,坚决予以停产整治;对擅自停运污染防治设施的企业,依照法律上限进行重罚。提高环境监管技术水平,5月底完成国控、省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10月底完成其余重点焦化、冶炼、化工、建材企业在线监测监控设备安装,实现省、市、县平台对接。对污染物排放情况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严肃查处恶意排污的违法行为。

  实施县城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县城污水、垃圾治理步伐,尽快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和医疗垃圾焚烧处理厂。扩大集中供热面积,集中供热区域外的采暖锅炉,安装脱硫防尘设施,使用优质烟煤或无烟煤。所有茶浴炉、营业性炉灶、食堂大灶一律改用电能或煤气、液化气、型煤等清洁能源,餐饮服务业配套油烟污染防治设施。加强公共场所、建筑工地和车辆噪声管理,禁止超载、超限、车容不整或未苫盖蓬布拉运散状物的车辆进入县城,购置大型扫地车,增加洒水车,搞好道路清扫保洁,减少二次扬尘污染。

  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围绕三年建成省级园林城目标,编制完成生态县建设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经济区划。在生态县建设上,完成年初确定的五大造林绿化任务。在园林城建设上,启动“一带、两园、三企、四口、八村、五十单位”绿化工程,“一带”,即汾河景观林带;“两园”,即东岭森林公园和西岭森林公园;“三企”,即星原、光大、巨龙三家企业的环企绿化;“四口”,即县城周边四个进出口的绿化工程;“八村”,即县城周边八个园林村建设;“五十单位”,即城区范围内两座医院、十所学校和三十八个机关事业单位的绿化工程。此外,以县城公共绿地建设为重点,综合运用规划扩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立体造绿等方式,大力实施绿景工程,努力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力争形成品位较高的景观大道、园林小区和生态公园。确保县城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00天。要积极创造条件,夯实创建基础,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坚定不移地朝着省级环保模范城的目标迈进。

  (二)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抓手,着力破解工业调产难题。焦炭、钢铁等传统产业是我县经济的重要支撑,但同时也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属于国家控制发展和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多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受理念、资源、技术、投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结构不尽合理,重工业畸重,产业关联度低、链条短、外向度差,致使能源消耗过高、环境污染较重。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痛下决心,攻坚破难,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突破口,按照“规范管理、上档升级、延伸链条、循环发展、结构转型”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工业结构调整。

  着力规范项目管理。一是完善。产业政策是衡量项目建设的准入门槛和标尺,完善手续是企业合法化的前提和根本,合法化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要坚决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全县分行业发展规划,全面开展工业项目清理整顿。凡环评、土地、备案、核准等手续不齐全的企业,要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于6月底前补办完善,逾期将责令停产或关闭。二是限制。严格控制焦炭生产能力,坚决禁止新上焦化项目;原则上不再规划新的钢铁项目;一律不许开工新建、扩建、改造洗选煤项目;除规划保留改建的选矿企业外,再不允许新上选矿项目。三是鼓励。积极鼓励发展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精密铸造、轻工制造等新兴产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好项目、大项目。

  扶持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多联产、洁净化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一方面,注重技术、注重人才,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延伸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煤—焦—化、矿—铁—钢—材、矿—铁—铸—加工、矿—铁—电等产业链条,积极发展下游产品,提高行业间的关联度,实现全县工业经济的大循环。另一方面,在“三废”综合利用上下功夫、做文章,用废渣做建材,使余热、余压变电力,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工业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跨越。

  强势推进节能降耗。加大对现有耗能设备技术改造力度,普遍推广高、低压变频调速、功率补偿、高炉富氧喷煤等节能技术,促进主要耗能设备系统改造和机组优化配置;加快推广节能降耗新工艺、新技术。焦化业要尝试推广干法熄焦新技术;钢铁联合企业要综合利用余热余压,实施高炉炉顶压差发电和转炉煤气回收发电,应用连铸连轧、热装热送等新工艺;加快燃煤工业锅炉改造,重点推广粉煤和水煤浆燃烧、辅机系统等节能技术。淘汰落后工艺,按期关闭晋华、兴盛、腾达三座焦炉,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洗煤、小选矿、小水泥。列入全市节能降耗监测考核的26户重点企业,今年8月底前要全部完成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编制。抓好节能工作监察,采取末位淘汰的办法,对节能目标完成差的企业实施差别电价、水价,限批项目手续等措施,直至停产治理。

  调整招商引资方向。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制订优惠政策,以大招商促大调整,以大引资促大发展,吸引更多的项目落户我县。要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上,提高招商引资门槛,确保引资项目的质量,避免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路子。要有计划有目地进行招商,特别是针对我县关停企业土地、厂房、设备、技术、人力资源闲置的实际情况,通过招商引资,新上一批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项目,促进工业结构迅速转型。

  加快调产项目建设。今年,要在减少现有企业数量、控制现有生产能力、不突破现有环境容量的前提下,重点抓好以下骨干调产项目建设。新金山特钢有限公司炼铁高炉项目、众泰冶炼实业有限公司炼铁高炉项目、星原集团特种钢项目、建滔化工有限公司甲醇项目一期工程、九磐管桩有限公司管桩项目、恒源高岭土有限公司扩建项目、光大气源有限公司张礼铁路专运线项目建成投产。五江工贸有限公司瓶胆外壳生产线项目、星原集团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建滔化工有限公司甲醇项目二期工程加紧建设。列入我县钢铁工业发展规划的中升钢铁公司炼铁高炉项目尽快完善手续,开工建设。同时,搞好今年“中博会”签约项目万鑫达醋酸、张(礼)—台(头)铁路专运线的跟踪服务,加快办理行政许可手续,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三)以开展“三城联创”为契机,奋力破解城市建设难题。城市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心,城市形象代表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改革开放指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形象、城市功能、人居环境有了新的诉求和祈盼。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结合“三城联创”的要求,加快宜居宜业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突出先进理念,高起点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建设、管理城市的依据。规划要突出地域特色,彰显历史文化,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破解人口增加、交通拥堵、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不足、空气质量下降、建筑千篇一律等难题入手,按照“华夏文明起源地、大运经济中心区、现代时尚新城市”的定位,以“五纵三横一环”为基础,形成道路网架;以滨河公园为中心绿轴,东岭、西岭公园为绿色屏障,若干绿园为点缀,实现以绿护城、以绿绕城、以绿缀城;以“一街一品、一路一色”为景观效果,打造亮丽品牌;以既有标志性高楼大厦,又有经济适用型建筑为格局,建设布局和谐、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规划要有前瞻性、科学性,确保十年不落伍,三十年不落后。要实事求是地确定城市发展规模,注重城市基础设施整体配套,强调科教文卫社会事业的跟进,突出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安全,关注城市建设方式的改变。今年,要聘请国内有权威的城市规划设计院,完成《襄汾县城市总体规划》、《东城区改造规划》、《西城区控制性规划》、《西城区城市形象设计》、《西城区绿化方案》等规划的修编和完善工作。要把城市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完成襄陵、赵康、陶寺等8个乡镇和全县22个村的规划编制任务,确保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突出文化内涵,高品位建设。建筑是城市的标志,也是城市历史的记忆。我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城市建设既要创造新的文明,又要保护历史文脉。按照“强东拓西、拉大框架、注重品位、完善功能”的原则,东城区突出抓好“三增双改一留”。“三增”,即:增加空地、增加绿地、增加基础设施。“双改”,即:改造棚户区、改造城中村。“一留”,即:保留有文化传承的街、院或建筑。西城区重点建设“一轴两岸四区”。“一轴”,即:以丁陶大道为中心轴,向东西南北腹地延伸。“两岸”,即构筑汾河两岸,特别是西岸标志性的城市建筑。“四区”,即:合理划分有序建设办公、住宅、商业贸易、文化娱乐四个功能区。城市现代化,需要以历史和文化作支撑。对我县深厚积淀的丁陶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将传统文化特色引入城市建设。以龙盘为城市标志,建设一批主题雕塑;以历史上襄陵、汾城等地的民间传说、名人轶事为内容,建设一批文化墙;以革命老区战争年代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为题材,建设一批对全县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的铭记空间。尤其“一街一品、一路一色”的绿化、路灯布置,既要满足照明功能,又要达到景观效果,还要凸显文化品位。今年,要完成丁陶国际大酒店、河西商贸城、桥西街开发、东岭森林公园主次通道、污水处理厂、河东第二集中供热站建设任务;开工建设丁陶大道南北段工程、振兴路改造工程、滨河公园征地拆迁还迁补偿工程、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工程;加紧做好外循环路、河西办公区、滨河公园、体育中心、第三小学、县医院河西新院、西城区集中供热站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尽早开工创造条件。

  突出形象提升,高标准整治。综合整治是开展“三城联创”,改善人居环境,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要按照“只拆不建,多拆少建,增加绿地空地,整顿规范秩序”的原则,大打以“拆、整、清、改、创”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拆”,就是要拆除影响城市规划和有碍市容观瞻的建筑物,城区内临时搭建和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建筑物,主次街道沿线的单位和公共围墙、门楼及不规范的线路、广告牌匾。“整”,就是要整治早夜市摊点、集贸市场、店外经营、环境卫生、公共绿地、县城出入口和市容秩序、交通秩序、校园秩序。“清”,就是要清理乱贴乱画、垃圾广告,粉刷沿街楼房墙壁,清理排洪泄洪渠道。“改”就是要改造县城12条街巷道路和城区茶浴炉、营业性炉灶,启动原襄汾宾馆、公共汽车公司、供销社家属院、火车站南居民区和美食城及其周边等区域的拆迁、改造工程,拆除规划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和设施,高标准建设集小康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于一体的高层商住楼,腾出空地全部用于绿化和公用设施建设。“创”,就是要创新城市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要通过县城环境综合整治,保证街道路灯照亮,小街小巷硬化,空闲场地绿化,住宅小区和公共场所安装健身器材。努力实现并长期保持卫生整洁、环境优美、道路畅通、秩序良好的局面。

  突出机制创新,高档次管理。城市建设三分靠建,七分靠管。要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引进民间资金,采用市场化运作、市场化建设、市场化经营的模式管理城市。今后凡是能投入市场运营的建设项目,都要积极推向市场。加强城市土地储备,盘活土地存量,实现土地资本化。拍卖城市道路冠名权和路段广告经营权,广泛筹措资金,用于城市扩张和建设。要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综合执法机制,理顺城建、环保、林业、工商、公安、交警等部门的职责权限,有效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次执法的问题。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市容市貌管理制度、集贸市场管理制度、广告管理办法、城市交通管理办法、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推动县城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秩序化、规范化的轨道。要教育广大市民“爱我襄汾、美化家园”,通过舆论宣传、活动引导、典型带动等方式,培育广大群众文明卫生意识、生态绿化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夯实城市管理人文基础。

  实现三大跨越

  新农村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和谐社会构建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全力以赴,扎实工作,实现跨越。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跨越。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历来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以县规划、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思路,夯实农业基础,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严格保护和使用耕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总产保持在2.6亿公斤以上。以省级农机化示范县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县级资金配套力度,新增各类重点机具200台(件),完成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面积2万亩。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推广两茬秸秆还田80万亩,建设良种繁育基地2万亩。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提高小麦科技入户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4.6万农村人口、5700头大牲畜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司马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汾河县城段整治工程,搞好中小型电灌站及水利设施的维修和更新。建设古城220千伏变电站,完成赤邓、南辛店变电站增容改造任务,缓解工农业用电紧张状况。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按照以农户建基地、以基地促龙头、以龙头壮产业的思路,大力发展红薯、红枣、三樱椒、中药材、大棚菜、经济林和养殖等特色农业,突出加工转化,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狠抓龙头企业建设。重点扶持晋丰食品、龙腾达养殖、丰谷农业、天美食品、晋獭兔业、博普园中药饮片、翔宇中密度板、西贾蔬菜批发市场等企业发展壮大。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财政配套、贴息等方式,帮助企业融集资金。利用2至3年的时间,确保这些项目按计划投产达效,力争新增产值12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带动农民增收3亿元。大力支持华展兔业、丁陶木业、宏峰纸业、金田园食品、绿康粉条、园田蔬菜等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帮助企业申请贷款,为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一批已经起步的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鼓励工业企业转产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进一步扩大设施农业规模。发挥设施农业集约化、高效益的优势,扩大景毛东李拱棚黄瓜、襄陵黄崖温室西红柿基地规模,带动周边区域农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三是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建立“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四是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襄汾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推动新农村连片发展。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省、市有关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县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和2006年试点村验收任务。以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为中心,继续开展“一带二、一联一”活动,通过捆绑资金、集中帮扶,着力培育由5-10个村联成的13个新农村建设连片区。在此基础上,打破行政区划,把13个连片区规划建设成为6个新农村建设集中连片区,形成大循环,整体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今年要重点实施四项工程:一是新型农民培育工程。启动农民家庭“劳动力零转移培训计划”,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强转移就业能力,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全年新增转移富余劳动力4500人。二是农村二轮“五化”工程。完成上轮“五化”工程剩余行政村主干街道硬化,新建7条乡镇间循环线、25条村庄间循环线和80个文体休闲广场,促进乡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三是沼气工程。新建一座中型集中供气站和3000个户用沼气池,配套建设7个乡镇沼气管理站。四是乡村环境卫生及通道整治工程。按照“县政府负责、乡政府组织、村委会实施、保洁员承包”的原则,全民发动,全社会参与,彻底解决垃圾围村、围田、围路问题,巩固整治成果,建立长效机制,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实施旅游开发战略,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实现新跨越。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客观需要,也是扩大就业、增加地方财力的现实选择。

  突出发展旅游业。我县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现有国家级保护文物5处、省级保护文物7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要高起点编制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形成以丁村开发为龙头、陶寺和汾城为两翼的旅游产业格局,把文物资源的价值从专业领域、专家视野推向社会、推向群众。要围绕“大开放、大开发、大市场”的发展战略,吸纳民间资本,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模式,建立旅游业多元投资机制。要围绕“寻根祭祖”这一旅游主题,重点搞好丁村遗址、丁村民居、陶寺遗址、古晋国遗址、汾城古建、碑林、龙澍峪、燕村观光农业等景点的开发建设,科学规划旅游线路,把我县旅游业融入到晋南根祖旅游线、大运黄金旅游带上来,逐步开辟丁陶文化一日游或二日游。今年,要抓紧丁村文物保护性规划的修订、送审和报批,做好一期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抓好汾城古建筑群的开发、保护和赵康普净寺、陶寺关帝楼的抢救性修缮,加快燕村生态园区建设步伐。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我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大运、晋韩高速公路、霍侯一级公路、南同蒲铁路穿境而过,发展现代物流业得天独厚。要紧紧抓住被商务部确定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县这一机遇,以全县最大的零售企业——家中家超市有限公司为依托,从现在起利用两年时间,新改扩建180余家便民连锁店,实行统一标识、统一设施、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定价,使农民消费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发挥县供销合作社五大专业公司的优势,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健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日用消费品经营、农副产品购销、废旧物资回收四大体系,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为农民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农产品交易平台,形成覆盖全县的现代农村流通网络,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利用侯马被确定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有利条件,按照“整合资源、突出特色、一地多园、快速起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快建设我县加工贸易承接园区,与侯马经济开发区搞好对接,推动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

  全面发展各类服务业。按照省、市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现代金融、科技、信息产业、服务贸易、中介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积极发展商贸流通、餐饮、酒店住宿、房地产、社区、市政与公共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加快发展面向农业的生产、销售、科技、信息、金融以及农村生活服务业,为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三)切实改善保障民生,在和谐社会构建上实现新跨越。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要重点抓好教育、文化、计生、卫生、交通、劳动和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工作,努力达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完善优秀贫困大学生资助机制,加大政府投入,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加。普及高中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考本科达线率稳步提升,重点大学、名牌大学录取人数实现突破。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新建景毛、永固等8所农村寄宿制小学。鼓励、支持发展民办教育,搞好职业技术教育,实行校企联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内部规范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着力推进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以东牛晋式仿古家具为龙头,带动膏腴仿古青铜器、太平版画、北许锣鼓、范村剪纸整合资源,提升档次,做大做强。打造文化精品,挖掘我县深厚的文化历史资源,出版襄汾古代建筑、襄汾出土文物、襄汾历史人物、襄汾民间传说等大型文化系列丛书,搞好文艺创作,繁荣文化事业;加快晋式家具制造工艺、尉村鼓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开发拳头产品,打造精品系列。丰富文化生活,围绕宣传“一举四爱”主题活动和“创业在襄汾”工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凝聚力量,鼓舞斗志,激发全县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夯实文化基础,完成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任务,完善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内部设施,新建一批乡、村文体广场和文化活动站(室),在全国县级首家基本实现有线电视“户户通”,保证90%以上的用户收看到55套电视节目。

  高度重视计生工作。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深入开展优质服务,狠抓长效节育措施落实,全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兑现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提高独生子女补助标准,改善计生服务硬件设施,新建县计划生育指导站和四个乡镇计生服务所。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力度,抓住办证、就业、子女入学、节育措施等环节,与人口计生工作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加强医疗卫生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立重大疫病防控应急机制,密切关注手足口病疫情,积极预防,及早诊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做好县人民医院河西新院和县卫生培训中心立项工作,启动中医院扩建工程,完成南贾、西贾、永固3所乡镇卫生院改造和30个农村甲级卫生所建设任务。完善城市居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降低起付线,提高补偿比,使广大参合城乡居民进一步受惠。

  改善公路交通条件。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交通事业发展,积极争取公路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加快路网建设步伐。坚持建养并重,加大管护力度,确保路面完好、道路通畅。今年,要完成108国道南关—蒙亨5公里改造工程,完成西郭—盘道、大邓—神坡、贾庄—席村总长42公里的乡村主干道路改造工程。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做好临夏线襄汾段改造工程和赵曲铁路立交桥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尽早开工。

  抓好劳动社会保障。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规范劳动用工秩序,扩大“五大保险”覆盖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000个。从关注弱势群体入手,完善贫困救济制度,统筹农村大病救助,改进城乡低保工作,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为全县75岁以上没有退休金、未加入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发放定额生活补助。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重点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工地、危险化学品、食品药品、民爆物品等行业和领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实行举报奖励制度,对矿山私挖滥采、涉爆违法行为,尤其是非法制售、贮存、运输、贩卖和使用雷管、炸药的犯罪分子,坚决予以严厉打击。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增强抗灾抢险能力,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夯实平安襄汾创建基础。

  推进三大工程

  民主法制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自身建设是政府工作的三大基础工程,是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的根本保障。必须坚定不移,强化措施,加快推进。

  (一)健全民主法制,促进公平正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保障,法制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和支撑,民主法制建设是政府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自觉接受监督。严格执行县人民代表大会作出的各项决议,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畅通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渠道。

  坚持依法行政。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政府工作规则》,提高依法办事意识。建立和完善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相关制度,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确保政令畅通。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追究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须赔偿。严格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做好行政复议工作。扩大基层民主,全面推行政务、企务、村务公开。积极支持法院和检察院履行职责,维护司法公正。

  引深综合治理。搞好“五五”普法,推进依法治县,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和依法治理示范单位,不断增强公民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政法基层组织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天眼”监控设施安装任务。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及时排查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双拥”工作,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筑牢保卫和平、维护稳定的钢铁长城。

  (二)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动力源泉。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深化改革。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要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强化效能监察,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带动发展环境的整体优化。在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上,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严格土地征收征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宅基地的审批管理。积极推进乡镇机构和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实际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乡村财务管理制度。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办法和途经。在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改革上,鼓励引导和促进民营资金直接或间接投向生产和建设领域。管好政府投资,建立政府投资决策和项目法人约束机制,完善招投标、重大项目稽查制度。加强政府、银行、企业的沟通,发挥担保公司的作用,为重点工程、项目和中小企业搭建融资平台。继续深化零基预算,强化部门预算,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政府集中采购招投标行为,扩大集中采购范围,通过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进一步扩大开放。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活县战略,优化投资环境,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全方位、高层次、宽领域加强科技、文化、经贸合作,抓住东部产业梯度西移的机遇,利用各种招商引资的机会,重点促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落户襄汾。在行业准入上,除国家明令限制的,放开所有行业和领域的限制。在项目选择上,要杜绝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今年建设明年淘汰的现象。要积极参加各类商贸洽谈、项目推介会,加大外宣力度,让更多的投资商了解襄汾,更多的项目落户襄汾,更多的资金投入襄汾。在全县营造以开放促发展的浓厚氛围,让开放为我县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要建立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引导企业逐步实现由制造产品向创造品牌飞跃,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涉农部门的科技推广作用,针对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适用技术培训,提升农业科技含量。鼓励各行各业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建立各类人才开发、引进、管理、使用的长效机制,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对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在引进资金、技术的同时,引进人才和智力。要重点加强党政干部、企业家、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五支队伍建设,培育各行各业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和标兵,为加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面对宏观经济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面对周边地区竞相发展的紧迫形势,面对“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人民政府。

  以人为本,在执政为民上更加勤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铭记人民之托,心系百姓所望,倾听民声,体察民情,尊重民意,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自觉把执政为民的要求融入到工作思路里、体现在政策措施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加以解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工作力度,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尽职尽责,在务实干事上更加主动。政府班子成员要自觉践行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牢固的群众观,专心谋事,勇于任事,踏实干事,不断提高依法决策、领导经济、驾驭全局的能力。全体工作人员要增强服务大局的责任意识,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心思和精力全部用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不退让,遇到问题不回避,遇到矛盾不上交,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执行落实机制,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确保各项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

  全心全意,在优质服务上更加高效。创新服务方式,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发挥政府网站、行政审批中心、政府采购中心等平台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工作流程,精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推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严格实行首办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强化效能监察,严肃整治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抓好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政府应急管理水平。

  克己奉公,在清正廉洁上更加自觉。公生明,廉生威。要认真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个人品德建设,规范各级领导班子及其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引深政风行风评议,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执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建设项目公开招投标和“收支两条线”等制度,加大对重点工程、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审计和监察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腐败,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风,全面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迈向新的发展征程,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中共襄汾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一举四爱”主题活动为抓手,以“创业在襄汾”工程为载体,团结带领全县50万人民,与时俱进,发愤图强,开拓创新,奋勇争先,确保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再铸丁陶大地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新辉煌!

谢谢大家!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襄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10292号 网站标识码:1410230002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襄汾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2302141025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