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数据 > 统计信息

襄汾县统计局关于工业产业转型发展调研分析

2017-09-24
【字体:

根据全市统计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我局成立了两个产业转型发展调研小组,由分管农业和分管工业的副局长带队分别到各乡镇、工业企业进行走访调查,与经信局、发改委、商务局等部门交流沟通,搜集资料后由局领导班子和有关专业人员分析研究,就我县今年的产业转型发展情况做如下报告。

全力支持民营经济上档升级,把淘汰落后的产能与发展先进产能结合起来,推动产业结构实现质的飞跃。

一、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实现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互相嫁接,促进原材料产业绿色清洁高效循环发展。重点支持星原集团实施400万吨钢铁升级项目。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能耗、质量、安全、设备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鼓励引导钢铁、焦化企业以环保约束倒逼提标改造。要整合提升全县优势铸造产业,通过兼并重组、产权合作、托管经营等方式,积极推进全县现有的34家铸造企业、65万吨铸造产能,改进生产工艺,完善环保设施,实施行业整体升级。

二、培育新兴产业

1、新能源项目方面,重点抓好中电投300兆瓦风电和总投资2亿元的振发能源20兆瓦光伏发电子项目落地建设。投资8000万元,推进浦生物质发电二期工程。投资3.7亿元,加快建设万园新绿日产1万立方生物天然气、年产1.5万吨有机肥项目。

2、新型建材方面,投资9485万元,实施华基混凝土利用建筑垃圾、尾矿渣发展新型建材项目。新材料方面,投资2000万元,建设上海映智3万吨抛光液等项目,扩大现有产能,实现规模发展。

3、轻工业方面,主动承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推进沃莱姆日用制品有限公司咖啡壶生产线项目,力争早日投产达效。

三、创优外部环境

全面落实企业减负政策措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深入实施民营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小升规”成长工程和“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帮助兴盛混凝土、华达纸业、山佳阀门、龙智能源、浦新发电5家企业完成“小升规”。投资2800万元,实施县道汾永线改造工程,畅通永固到大运高速和临夏线的通道。全面引深“干部入企服务”活动,坚持做到“三延伸”:一是延伸服务对象,在市定28家企业的基础上,新增151家中小微企业,让更多企业享受到帮扶政策;二是延伸服务主体,13各乡镇全部成立帮扶小组,乡镇书记、乡镇长带头包联,搞好服务;三是延伸服务时间,入企服务一包五年,不换人,不间断,不掉线,一以贯之,常抓不懈。

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全力打造重点建设河东高新产业示范园、河西精细煤化工产业园、星原传统优势产业体制园。

(一)河东高新产业示范园

西至汾河,东至临襄路,北至尧都区交界处,南至城南、邓曲、刘贾一线,规划面积50.69平方公里。规划区内现有万鑫达焦化、建滔万鑫达化工、新金山特钢、众泰冶炼、新兴冶炼、同力达水泥、龙腾达化工等规模以上企业7家,焦炭产能210万吨、生铁产能210万吨、粗钢产能260万吨、钢铁产能150万吨、水泥产能60万吨、化工产能45.6万吨,从业人员6000余人。

(二)河西精细煤化工产业园

东至临夏公路,北至贾朱村、南贾村一线,西至姑射山,南至襄台线,规划面积8.56平方公里。规划区内现有宏源煤焦化工、鸿达水泥、福康铸造等规模以上企业3家,焦炭产能120万吨、水泥产能80万吨、化工产能18万吨、铸造产能1万吨,从业人员1300余人。

(三)星原传统优势产业体制园

东至西郭村东,北至北古县村,西至北高村和南高村一线,南至襄乡公路,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主体企业为星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星原集团是一家集炼焦、炼铁、炼钢、轧材、水泥、发电、铁路运输和原材料进出口等多产业为一体的集团化民营企业,具备年产焦炭70万吨、生铁185万吨、粗钢200万吨、高速线材80万吨、盘螺100万吨、水泥150万吨、发电2亿千瓦时的生产能力,从业人员4000余人。

下一步,要继续强化原料吃干榨净、生产闭路循环、废弃物零排放的循环经济属性,进一步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再造传统产业新优势。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襄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10292号 网站标识码:1410230002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襄汾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2302141025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